当前位置:首页 > 粮食发展 > 正文
早稻高开成定局,粳籼价差有望逐渐缩小
发布时间 : 2010-08-05 09:50
来源 : 华南粮网
浏览次数 : 2685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本周早稻开始零星上市,价格高开有望打破沉寂多时的局面;粳稻米购销更趋平淡,弱势运行,粳籼价差有缩小的趋势。距监测,由于需求不旺,黑龙江地区粳稻米价格稳中趋弱,长粒水稻多在1.3—1.35之间;圆粒水稻在1.27-1.3之间,均与上周持平。苏皖地区当前粳稻米运行情况与东北地区相似,总体稳定,部分地区有所下降。南京地区粳稻价格1.35-1.38/斤,与上周持平,巢湖地区1.3-1.31元,较上周下滑0.01/斤。7/8月是稻米销售的传统淡季,大专院校放假需求下降,炎热、多雨气温导致大米存储困难,米厂收购及加工行为有所停滞,大米周转速度大为减缓,黑龙江地区水稻市场甚至呈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在国家稳定供给以及粳稻生长情况良好的情况下,淡季时期粳稻维持弱势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籼稻方面,本周南方新作早稻开始陆续收割上市。由于今年南方大部分产区遭受了连日暴雨,江西、湖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加上今年收获期较往年晚了一周左右,未上市之前市场已普遍预期早稻将会高开。目前江西部分地区早稻已零星上市,距监测,普通农户收购价为0.91-0.92.斤,加工厂收购价为0.94-0.95元,略低于市场早前预期的价位,但均处于托市价之上。由于今年早稻减产已成定局,市场对此早已达成共识,供需双方的心理价位都较高,加上后市国有企业入市收购的推动,早稻价格将会继续稳定上涨,而优质品种的上涨空间更大。不过,长期看来,早稻难以出现像小麦、玉米前期的疯狂涨势。尽管今年产量有所减少,但供应仍然相当充足,库存规模庞大,且早稻的产业链较短,炒作空间不大,经过短期的上涨后必定会恢复理性价位。

 

临储早稻成交放量,中晚籼稻依然平静

 

本次计划销售稻谷200.06万吨,实际成交22.37万吨,成交率11.18%,其中:08早籼稻计划销售14.61万吨,实际成交4.91万吨,成交率33.61%,较上周上升近一倍,成交均价1876/吨;08中晚籼稻计划销售165.34万吨,实际成交9.49万吨,成交率5.74%,成交均价1921/吨;09中晚籼稻计划销售20.11万吨,实际成交7.97万吨,成交率39.63%,成交均价1998/吨。

 

临储粳稻量跌价升,保持平稳运行

 

本次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粳稻10.06万吨,实际成交6.81万吨,成交率67.69%,其中:06粳稻计划销售0.65万吨,全部流拍,07粳稻计划销售1.77万吨,实际成交1.06万吨,成交率59.89%,成交均价2143/吨;08粳稻计划销售2.4万吨,实际成交1.8万吨,成交率75%,成交均价2189/吨;09粳稻计划销售5.24万吨,实际成交3.95万吨,成交率75.38%,成交均价2136/吨。    

 

郑稻窄幅震荡走低

 

本周郑稻走势震荡,涨跌互现。周五小幅上涨4元,报收2134/吨,较上周累计下跌5元,中止近期缓慢涨势。尽管市场预期今年早稻将会高开,价格高于托市价水平运行,但供应充足,需求却没有较大的提升,宽松的基本面制约着早稻的上涨空间。因此本周大盘暂停近期涨势,进入盘整阶段。后市预计若无重大天气问题作为炒作题材,郑稻期价仍难以出现较大的波动,以稳定运行为主。

 

CBOT糙米触底反弹

 

持续低迷的CBOT糙米经过近半个月的沉寂,构筑了价格底部,终于在本周出现反弹的迹象。周五更突破了近一个月来的交易区间。截至收盘,CBOT糙米上涨13.50美分到18美分不等,其中9月合约上涨14美分,报收1027.50美分/英担;11月合约上涨14美分,报收1053.50美分/英担;1月合约上涨13.50美分,报收1080美分/英担。9月合约盘中创下了62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交易商称,近来其它农产品市场大涨,尤其是小麦市场,使得糙米市场存在补涨要求。另外,美湾地区的热带风暴可能对盘面利多,因为该地区的水稻作物即将收获,暴风雨可能影响水稻收成。热带风暴将于本周末登陆美湾。但近来糙米市场没有任何的基本面利多消息。美国大米需求依然疲软,美国水稻作物长势良好,反弹行情是对目前大盘过度下跌的一个修复,料将难以持续。
   
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出口价格普遍下跌

 

近期由于需求匮乏,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国出口价格普遍下跌10美元/吨。其中破碎率10%15%的越南大米报价分别为345美元/吨和325美元/吨,均较上周下跌10美元。据越南粮食协会称,年初至今越南大米出口价格连续下降。去年125%碎米率的大米出口价为517美元/吨,今年5月跌至358美元/吨,下跌了30.75%25%碎米率的大米出口价也由466美元/吨跌至355美元/吨,下跌28.1%6月底出口价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年初的出口价格,5%碎米率的大米出口价为373美元/吨;25%碎米率的出价为340美元/吨。

 

2010年中国稻谷预计产量19664万吨,增幅0.8%

 

国家粮食信息中心7月份预测,2010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9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5万公顷,增幅0.8%。预计2010年中国稻谷产量为19664万吨,较上年增加154万吨,增幅0.8%。

 

海关总署:我国6月稻米进口环比减少

 

据海关总署721日消息,中国海关总署周三(721日)公布稻米进口数据显示,中国20106月份稻米进口量为2.80万吨,较4月份的3.07万吨环比减少8.7%。进口金额为15,404,746美元。其中,从泰国进口最多,为1.54万吨。

 

黑龙江作物长势良好

 

截止722日黑龙江大部分地区水稻长势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受近期持续阴雨及高温天气影响,轻度水稻稻瘟病在部分地区有所发生。根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份黑龙江气温基本与往年持平,但降水量较往年有所减少,7月末8月初还会出现一段明显的低温天气。农业专家建议要采取综合措施促早熟。对于水田可采取间歇灌水、追施粒肥、养根护叶等措施,以保证作物的安全成熟,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图为绥滨农场农业科人员与专职技术员在水稻现场查看苗情及长势。

 

预计江西省早稻总产量将达154.8亿斤

 

 

 

617-27日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全省粮油、蔬菜、果业、畜禽、水产等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其中,在田农作物受灾面积1264.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以上。农作物中早稻受灾面积721.6万亩,占今年早稻播种面积32%。中稻受灾面积170万亩,占中稻播种面积35.7%。早稻和中稻合计受灾面积达891.6万亩,占江西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7%左右,成灾面积达622万亩,绝收面积达132.3万亩。水稻是江西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占江西省粮食作物总产的95%,这次特大洪灾将对江西省今年粮食生产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江西省早、中稻预计减产13-15亿斤。其中早稻损失11亿斤左右,中稻损失3亿斤左右。受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连年提高和种粮比较效益提升拉动,今年江西省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水稻单改双势头强劲。早稻种植面积达2246.3万亩,比去年增10.8万亩。但受前期低温阴雨影响,早稻栽插延迟,生育进程比常年推迟4-5天。分蘖期受连续暴雨影响,早稻分蘖缓慢,有效分蘖减少,苗情稍逊去年。目前早稻从南向北,已开镰收割,预计早稻总产达154.8亿斤。中稻预计种植面积576.2万亩,比去年减少4.7万亩,目前大部分中稻处孕穗期,总产预计在42.8亿斤以上。晚稻目前正处育秧和栽插期。晚稻大幅增产,是实现江西省今年400亿斤粮食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江西省农业厅千万百计扩大晚稻种植面积,截至79日,全省共落实晚稻扩种面积103.5万亩,加上中稻绝收改种的28.3万亩,全省晚稻种植面积有望增加131.8万亩,达到2466.8万亩,总产力争达到186亿斤,比去年增加16亿斤左右。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粮食储备管理中心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