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药小课堂丨打着小伞的植物——白芷
发布时间 : 2024-10-25 16:04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次数 : 30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发散风寒药--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产地:白芷产于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禹白芷”,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此外陕西和东北亦产。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习称“杭白芷”和“川白芷”。

白芷在尧、舜、禹时和蕙兰一起称为“蕙芷,”代表着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被视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屈原《楚辞》中写道:“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蕴含着祖先对中华民族团结美德的维护。

《神农本草经》中将白芷列为上品,称其能“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慈禧太后的美容秘方“玉容散”,就是以白芷作为主药。除此之外,白芷还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




 功  效 :


采收时间:夏、秋间叶黄时采挖。

用法: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应  用 :


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通鼻窍见长,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证:

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与配伍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如神仙飞步丹。


鼻渊:

本品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


带下证:

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


疮痈肿毒:

本品辛散温通,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若脓成难溃者,常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散,其均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温馨提示:

    患者如果需要使用白芷,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师,在其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文章:国医堂 副主任医师黎媛嫦
排版:院办
【妇幼健康科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