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药小课堂 | 中药里的“祛风使者”——羌活
发布时间 :
2024-10-18 10:26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分享到:
发散风寒药——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
产地:羌活主产于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宽叶羌活主产于四川、青海、陕西、河南等省。
采收时间:春、秋二季采挖。
用法: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 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有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故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尤为适宜,常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解表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若风湿在表,头项强痛,腰背酸重,一身尽痛者,可配伍独活、藁本、防风等药,如羌活胜湿汤。
2.风寒湿痹。本品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常与其他祛风湿、止痛药配伍,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常与防风、姜黄、当归等药同用,如蠲痹汤。若风寒、风湿所致的头风痛,可与川芎、白芷、藁本等药配伍,如羌活芎藁汤。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羌活的故事
相传唐代,有一个名叫刘师贞的人,其兄患风湿顽症多年,长期卧床不起,家人遍访各地验方屡试,皆无良效。
一天晚上,刘师贞梦见为治兄病,自己四处访医,忽遇见一位老翁,师贞上前求教道:“我兄患有严重风湿病,虽经多方治疗仍无良效,请问有何办法治疗?”老翁道:“你兄所患风湿,一般药物是治不了的,有一种药物可治,就是用胡王使者浸酒服可愈。”说完后老翁就不见了。师贞便知此是仙人托梦,连忙记住药名。可是他查遍了所有的医药书籍也找不到胡王使者这种药,只好走访名医药农,竟无一人知道是何药物,师贞十分着急,寝食不安。
就在此时师贞又做了一个梦,梦见逝世多年的老母亲,师贞向母亲诉说了哥哥的病情,并告知“曾有一仙人托梦授方,用胡王使者浸酒服可治,但无人知道胡王使者是何药物?”其母连忙告知道:“胡王使者就是羌活。”师贞醒后即用羌活浸酒给其兄饮服,其兄多年顽疾果真慢慢痊愈了,从此,人们便知道了羌活的祛风湿作用。
温馨提示
患者如果需要使用羌活,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师,在其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文章:妇孺国医堂 副主任医师黎媛嫦
排版:院办
参考文献:
1.《中药学》
2.《中华本草》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妇幼健康科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