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药小课堂 | 风药之润剂——防风
发布时间 : 2024-10-12 15:43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次数 : 76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风药中润剂”——防风

防风是我国传统中药,历史悠久,功效多样、应用广泛,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认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亦名铜芸,其中记载:“防风,味甘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一名铜芸。生川泽。”李时珍释其名称由来谓 :“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由于防风没有其他祛风药材可致燥的弊端,所以中医又将防风称为“风药之润剂”。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屏风、百种、风肉。







产地: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采收时间: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

用法: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应 用


      1、外感表证。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以荆芥、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治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辛凉解表药。又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本品与黄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风散。

      2、风疹瘙痒。本品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治疗风寒者,常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配伍,如消风散;治疗风热者,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治疗湿热者,可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若血虚风燥者,常与当归、地黄等配伍,如消风散;若兼里实热结者,常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药,如防风通圣散 。

      3、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桂枝、姜黄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同用。

      4、破伤风证。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熄内风以止痉。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玉真散。

      5、此外,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可与人参、黄芪、白术等药配伍,如升阳益胃汤。若用于土虚木乘,肝郁乘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常与白术、白芍、陈皮同用,如痛泻要方。

用法用量:  煎服,4.5~9g。




温馨提示:

患者如果需要使用防风,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师,在其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文章:妇孺国医堂 副主任医师黎媛嫦

排版:院办

参考文献:

1.《中药学》

2.《中华本草》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妇幼健康科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