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药小课堂 | “夏月麻黄”——香薷
发布时间 :
2024-09-20 16:06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分享到:
提起“香薷”,相信很多看过《红楼梦》的人第一时间想起“香薷饮”。《红楼梦》第29回中,林黛玉到了清虚观中之后,因天气炎热,便寻那阴凉所在的地方多呆了一会儿,因身子骨虚弱,受了寒,得了阴暑之疾。主要有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脘痞纳呆、舌苔腻等症状。据分析林黛玉的病情,似乎并不严重,不过是阴暑轻症而已。为了给林黛玉治疗“阴暑”之疾,医生给林黛玉开了几剂“香薷饮”的中药让她服用。
香薷别名有香茹、香草,因“其气香,其叶柔,故以名之,首载于《名医别录》。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香薷列为菜部药物之中品,谓:“家家有此,唯供生食”,可见香薷作为药食两用的历史由来已久。
现行《中国药典》收录的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江香薷”。夏季茎叶茂盛、花盛时择晴天采收,除去杂质,阴干。青香薷气清香而浓,味微辛而凉,以茎基紫红、叶青绿色、香气辛烈者为佳;江香薷以枝嫩、穗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香薷性味辛,微温。归肺、胃经。能够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
香薷为何有“夏月麻黄”之称?
《本草纲目》:“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
现代研究表明:香薷主要含有挥发油: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里香酚、聚伞花素、乙酸百里酯、乙醇香荆酯等;黄酮类成分: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洋芹素等。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抑制肠肌收缩等作用。
香薷由来与功效
产地:青香薷主产于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系野生,多自产自销;江香薷主产于江西宜分县,为栽培品,产量大而质量佳,行销全国。
采收时间: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
用法: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香薷应用
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
水肿脚气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如深师薷术丸。
用法用量: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温馨提示
患者如果需要使用香薷,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师,在其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文章:国医堂副主任医师黎媛嫦
排版:院办
参与文献:
1.《中药学》
2.《中华本草》
【妇幼健康科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