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药小课堂丨发散风寒药——桂枝
发布时间 : 2024-08-30 15:37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次数 : 562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中药课堂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

说到桂枝,估计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我市榃滨镇就是肉桂的主产地,它的桂皮、桂油等多种产品远销海内外,是我市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而桂枝是解表中药,为发散风寒药,备受医圣张仲景的喜爱。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由于它是被誉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的君药,因此,桂枝在张仲景时代,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经典良药,堪称是群方谱中的亮点所在。


发散风寒药—桂枝

桂枝具有多种功效:《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肤风湿。”《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疼痛。”《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别名:柳桂。


产 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省。


采收时间:

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于或切片晒干。


用 法:

生用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 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 用:

一、风 寒 感 冒

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二、寒凝血滞诸痛证

本品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每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若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多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如温经汤;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如桂枝附子汤。


三、痰饮、蓄水证

本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如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四、心  悸

本品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如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炙甘草汤。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汤。


五、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


温馨提示

患者如果需要使用桂枝,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师,在其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文章:国医堂副主任医师 黎媛嫦
排版:院办
《参考文献》
1.《中药学》
2.《本草纲要》
3.《伤寒论》

【妇幼健康科普】
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