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人大代表崔彩婵:家乡的“栽树人”
人群中,一个瘦小的身影一早便开始忙碌,现场分派树苗、亲身示范种植要领,她便是罗定市人大代表崔彩婵。活动中新种下的500多棵树苗正是由崔彩婵所捐赠,这既是一份“小礼物”,也是作为人大代表交出的一份“答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她用这样的形式,来回报家乡、建设家乡。
以绿为底色的守业之路
2020年,父亲的一个电话,牵动着她浓浓的乡情,崔彩婵毅然放弃了在外拼搏了10年的事业,将小家从广西搬回了罗定,“接棒”父亲的桂皮厂,传承父亲的坚持,守护附近桂农“大家庭”的担当。
“在榃滨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种植肉桂,但是工厂普遍规模小,产品单一,多为简单的桂皮出口加工”,返乡后,崔彩婵决心将这个传统的肉桂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亲们就近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融入发展新理念,桂皮厂有了新的经营方案。第一步就是从改善工厂的环境条件,升级改造工厂的设施着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提升肉桂的产业价值,崔彩婵又开始研发桂丝、桂段、桂芯条等多样化的桂皮产品,逐渐摆脱了对于单一产品的依赖。通过市场推广和宣传,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建立起了声誉,在2021年销售额上实现了翻倍增长,企业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被评为“罗定市龙头企业”。产业旺季,崔彩婵的桂皮厂可同时吸纳周边低收入人群和就业困难人群等100多名进厂工作,联农带农富农示范作用明显。
以专业之长 履代表之责
2021年,崔彩婵开启了她的人大代表身份,专业上的出众,让她很快地找到了履职方向。
肉桂,作为罗定最知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也是榃滨镇最鲜明的标志、最闪亮的名片,是榃滨镇落实“百千万工程”和绿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肉桂产业不仅带动乡村振兴,还是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的生动动作”,在榃滨,崔彩婵是从事肉桂产业最年轻的一批“新农人”,谈及肉桂的发展,信心满满,她建议建立产业联盟,为企业友好通联搭建平台,支持乡贤特别是年轻人回乡建业、创业、立业。
近年来,罗定推动肉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此,崔彩婵带着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倾听企业、群众心声,最终形成《关于加大对肉桂产业政策扶持的建议》,建议带动企业立足农业谋求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丰富业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工业化的理念谋求发展,运用工业生产的方法管理农业企业,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动带动生产。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模式,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崔彩婵热心公益事业,时刻关注家乡发展,2018年的一次回乡机会,她留意到家乡学前儿童入园难的问题。
“梅竹村远离圩镇,很多村民将孩子们送到10多公里外的广西筋竹镇就读幼儿园,靠摩托车接送,如恰逢雨天,担心安全问题难获保障”。为此,崔彩婵与家人商量,将家中的自建房整修,添置设施,配备园车,招聘有幼儿教育资质且有相关从业经验的老师,于2021年开办了梅竹村的第一所幼儿园—榃滨镇亿恒幼儿园,“让家乡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的梦想得以实现,也满足了乡亲们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2023年,崔彩婵获得“云浮市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捐资助学,造福桑梓。2023年,崔彩婵与父亲以罗定市榃滨镇源发桂皮加工厂名义向榃滨镇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15万元,助力榃滨镇教育事业发展。
积极参与乡村绿化美化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临近春节,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作为人大代表,更应该挺膺担当,为政府分忧,自觉、主动组织发动身边广大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让群众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力军’。”2024年初,榃滨镇重点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梅竹村人居环境整治,崔彩婵自觉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在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同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号召“身边人”积极参与,清理周边垃圾、铲除屋边杂草、清洗路面淤泥,为梅湴公路清淤清杂约
此外,崔彩婵积极响应“聚力共建绿美广东”号召,目前已认捐2000棵桂苗,计划在镇“人大代表林”和其他规划区域种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崔彩婵积极践行人大代表责任,以脚踏实地、奉献创造的精神,当好地方发展的“栽树人”,为家乡种下希望、培育未来,助力“百千万工程” 。
(榃滨镇人大办公室)